在美國念書,有一項最好的“福利”,那就是有很多參加國際型會議的機會。站長在1998年準備出國念書的前一年,第一次有了出國的機會,那一次和我的老師共同發表一篇文章,然後藉著這個機會到美國的Orlando參加會議。那次會議不但讓我見到很多這個領域的大師,瞭解有那些最新的研究,更讓我們到附近的環球影城玩了整整兩天。


回到台灣,站長還是念念不忘那次旅程,而且非常羡慕那些能夠在美國念書的朋友,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句話,看來可以拿來形容他們了。後來自己到美國念書之後,的確也先後參與了好幾次同樣類型的會議,甚至在會場遇到好幾位搭了二十個小時飛機才到會場的台灣的朋友。

通常學術型的會議,都會選擇在觀光景點附近的城市,因為這樣才有額外吸引參加者的附加價值;有些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狄士尼兩天一夜遊對他們來說吸引力比見到大師還要強的。

教育界方面的會議,通常在半年多之前就開始徵稿,所以假設11月舉行的會議,在3月就必須要投稿。審稿完畢後如果您的paper中選了,就要準備開始訂房間,以及規畫行程。通常會議會在五星級飯店的會議廳舉行,當然最好是能夠住在會議舉行的那個飯店裡,不過價錢當然不便宜。有的人會找室友一起share花費,有的人則是會找會議廳附近較為便宜的旅館。大部份學校都會提供學生補助(如果您有present),不過都是有上限的,所以一定要問一下系上補助參加會議的policy是什麼。接下來要研究那幾天的行程,通常在會議舉行的前一個月,program的schedule就會放上網了。您可以把自己想看的present找出並列表,到時候就不會錯失重要的present。大師的演講,還有跟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paper都不要錯過。參加conference是很好的充電時間,也是一個認識朋友的機會。

其實站長參加conference,最痛恨的就是社交的部份。不過這就是選擇走這條路之後不得不接受的責任之一。有些人天生就是社交花蝴蝶,在這些地方遊走自如,對我來說,目前我是還沒有感受到這種學術社交的樂趣所在。但擴張自己的研究網絡絕對是很重要的。如果您是研究生或博士生,日後想要繼續從事學術工作,建議您可以印製自己的名片和presenter交換,這也是一種建立網絡的方式之一。

教育類型的conference,通常有三種present的類型。一是paper,也就是在一堆聽眾面前解說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是poster session,是像展覽會一樣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研究,present者必須製作並張貼海報來展示內容;最後一種是round table,一人一張桌子,對你的研究有興趣的人會走到你的桌子坐下和你進行討論。

Poster的present方式

最後,投稿論文,最難的部分是開始去嘗試。不要覺得投稿會議是多遙遠的一件事,通常這些會議對於稿件的要求不會太嚴格,所以成功率很高。建議大家有機會就去試一試,即使被退回,也沒有任何損失;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去申請補助然後給自己一個開開眼界兼旅遊的機會,還有什麼像這樣的風險小,回收高的投資呢?

補註: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最為重要的幾個international層級的會議

AERA
AACE
AECT

ED-Medi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ngkw 的頭像
    shiangkw

    留學生活水噹噹

    shiangk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