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趁著今天比較有閒,我們去看了”明天過後”這部電影。據說大陸片商將本片(The day after tomorrow)直譯為”後天”,雖然意思沒錯,但意境就差了許多。



看過ID4的朋友應該也會同意這位擅於拍攝災難片的導演羅倫( Roland Emmerich )又一次成功的將人類的恐懼再向上推了一級。災難電影拍到現在,什麼外星人變種人都被拍過了,觀眾的神經也不再這麼容易被驅動;而對於大自然的反撲,相信大部分的人類都是以畏懼的心情希望它不要降臨。我曾經看過一部Discovery的影片,說到科學家在極圈鑽洞取出千萬年累積而成的冰封塵土進行研究,發現地球歷次冰河時期來臨之前,全球氣溫都會先上昇,然後冰山融化,氣溫再向下降至到地球成為冰封的世界為止。而目前,地球的氣溫已經和臨界點相差不遠了。雖然真實世界的氣象變化不致於像電影中形容的如此誇張,但是這樣的災難卻是難以避免的。地球存在了幾十億年,這是第一次因為外力(人類的力量)而改變它的溫度,



氣溫改變會有什麼影響?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看過相關的報導:全球氣溫上升攝氏4度,北極的冰山就會融化很大一部份,使得墨西哥灣暖流停止移動,而歐洲將會成為冰封世界,其它地區則氣溫會昇高到令人無法忍受。問題是,大部份的人認為,這件事不會發生在我們這一代。如果不是立即而明顯的危機,根本難以激起全民(地球村民)的危機意識。



柯林頓在1997年簽下了京都條約,京都條約是用來限制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因此工業國家將必須某種程度的犧牲經濟發展來保護環境。而美國(應該說是布希總統)卻退出京都條約,拒絕履行。美國是全球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布希卻退出京都條約;美國是世上最多彈道導彈的國家,布希卻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然後又被批評與伊拉克的戰爭是”名為解放,實為侵佔”,目前握有伊拉克重整與石油輸出的合約幾乎都是錢尼與布希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人物或公司(說到錢尼,各位有沒有注意到本片中的副總統和錢尼神貌相似呢?)。做錯事沒有關係,知道反省也還來得及,然而更可怕的是從許多事情看來,布希並不認為自己有錯。在一次新書發表會,記者問他對於攻打伊拉克的歷史責任,他回答:”我不知道,那時候我們都已經死了。”會有這麼令人瞠目結舌的答案,可以看得出來布希商人本色的價值觀,也可以理解他會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其它責任的行為。



也難怪越來越多美國人決定調整投票取向,因為這樣的事實讓他們很難再proud of being an American。今年坎城影展首獎的影片"華氏911"將在六月底排除萬難上映(本來片商受到壓力不願上片,但後來受到更多相反的壓力只好還是上片),本片針對布希總統追著打,由於它是紀錄片,不是娛樂片,也因此對於選情的影響相當值得觀察。昨天華氏911在好萊塢首映,許多反戰明星看了之後,認為每一個美國人都應該來看這部片子,最好是在高中免費放映給所有的學生看。



回到原來主題,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做法,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作為。沒有人可以做所有的事,但每個人可以做一點點,加起來就有很大的力量。或許,有人認為明天來不來臨並不重要,因為即使有無數個明天等在眼前,對他們來說,今天能夠快樂就已足夠。然而爭取一個未知的明天不只是人類應該享有的權利,也是身為地球最有智慧的生物的責任。看了”明天過後”,少一些合理與否的質疑,多一些省思,能夠有一點點反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想應該是看這部電影的主要收穫吧。



不知道有看過這部片子的朋友,有沒有覺得電影院的溫度比平常低呢?我們昨天看的全身發抖,真的冷到不行,而且更能體會到片中人急凍的感覺。希望這只是我不合理的猜測,因為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麼這部片子,起碼對於片商來說,根本沒有達到應有的影響...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ngk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