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學生保險的費用已經很可觀了:一年要美金七百多元,而且很多項目還不保或只保部份。但至少小病還有地方可以看。



現在工作了,才知道學生保險算什麼,現在我每個月光是稅和保險就要交美金一千三百多元,可怕吧!保險這麼貴,所以不是每個美國人都保得起的。難怪說,美國人不是很健康就是病的很重。說真的,只要有錢交保險費,美國的醫生對病人是很用心的,絕不一個人只看五分鐘。但是呢,要看到他們還不容易哩,尤其是對我這種還沒上過學校以外的醫院的人而言。



給個例子吧!前幾天站長感冒,後來決定找家醫院去看病。那天是星期五。一進門,負責掛號的小姐告訴我:”幫你約星期一吧!”我面有難色的問可不可以今天看,她說:”你以為醫生在這裡等著看你哦?他在別的地方看診啦!你要先約才行。”等到星期一,還用看嗎?病都好了!不過偏偏這次感冒很嚴重,到了星期一還是沒好,於是我再用電話聯絡醫院要掛號。有兩家說:”你不是我們的病人,你要等 walk-in 的時段進來,或是掛急診。”另一家說:”你的保險我們不收。”最後決定打給保險公司分給我的醫生 (primary physician) ,對方說:”今天下午來吧!”可是那天下午我有課,想約隔天,對方說:”醫生明天和後天在別的地方看診,你要不要約星期四?” …… 又來了。難不成我真的要等個三天才看得到醫生嗎?一氣之下決定不看了。不過站長打算下星期找一天去和我的 primary physician 建立關係。在美國的影集裡(尤其是 ER ,站長最愛看的影集),常可以看到病人說 my physician ”,原來美國人都有自己的醫生,通常是家醫科的醫生。有什麼病要先去找他,如果需要看別科的醫生,他會把你轉給合適的醫生,也就是他有病人完整的資料的。這種制度和台灣是不一樣的(台灣是特別有錢的人才有自己的醫生,美國人則是有保險幾乎都有自己的 physician )。



所以呢,這次站長和美國醫生打交道的第一回合,算是失敗,因為根本見不到對方。等到我和 ”my physician” 討論過之後,以後有什麼看病或是和保險公司打交道的心得,再和大家分享吧!(希望都只是些感冒牙痛的小毛病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ngk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